我院一流学科成员参加第三届自然杂交与生物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并应邀作专题报告
2019年10月26日-10月27日,第三届自然杂交与生物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功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吴征镒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植物学会承办,全国科学院联盟生物多样性分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B类先导办公室协办。来自全国54家单位的25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我院生态学一流学科郑荣泉教授、胡晓晓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郑荣泉教授应邀作了《生物多样性的挑战:棘胸蛙分子系统地理学和基因组学的证据》的专题讲座。
自然杂交在生物物种适应性进化、物种形成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学者相继对野生稻、核桃等重要经济作物杂交起源的解析,自然杂交在推动进化生物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意义重大。在方法层面,随着越来越多非模式植物的全基因组信息报道,基于全基因组数据解析自然杂交将成为今后相关研究的主流和常态。
据悉,学院已出台了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建立学术交流圈。